李丹峰同志述职述廉述效报告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集体学习、自学、专题研讨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人格修养,努力提升理论素养,不断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参加领导班子、机关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头学习《重要论述选编》《学习纲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条例》《准则》,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纪律意识,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年撰写学习笔记2.5万字,撰写体会文章6篇。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在市委、市文明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按照部内班子成员分工,能够充分调动分管领导、业务科室的工作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一是深耕厚植核心价值观。以“厚德陕西·善行商洛”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两融入”。强化教育引导,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我和祖国共成长”“我看70年新成就”、 脱贫故事村村行等主题活动500余场次,形成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良好氛围。强化典型引领,组织评选感动商洛十大人物、文明家庭评选,选树最美医生护士、最美法官、最美交警88人,表彰商洛好人44名、新时代好少年19名。山阳县邵新江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2人荣登陕西好人榜。强化制度保障,落实奖励帮扶礼遇制度,累计发放奖金、慰问金11.2万元。落实联合奖惩机制,依法打击失信行为,定期发布失信黑名单,树立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鲜明导向。二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引领文明创建整体推进、提质增效。突出十项活动,深入开展礼遇斑马线、文明风尚润万家、志愿服务我先行等十项活动。梯次推进7县(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好人之城,好人之城公益广告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投放创文宣传、典型宣传灯箱广告902套。二期计划投资300万元,投放灯箱广告1600套。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商南县文明实践中心、10个镇办实践所、126个村实践站建成运行,山阳县、柞水县新纳入全国试点,山阳县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投用。三是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精神文化脱贫,扎实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文化惠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统筹宣传、扶贫超市“七个大提升”,组建政策宣讲团、技术培训团、文艺小分队,开展基层宣讲、文艺演出、脱贫典型报告会1900场次。持续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围绕“十个一”建设目标,全面推广“一约四会”制度,广泛开展“传承优秀家训,培育文明家风”等六大系列活动。截至2019年底,全市“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覆盖面达到村总数70%,县级以上文明村达到村总数40%。

(二)宣传文化工作亮点纷呈。一是繁荣文化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向,讲好商洛故事,彰显文化自信。狠抓文艺精品创作,商洛花鼓《情怀》参演南京文化艺术节,入选文旅部重点支持项目。秦腔《洪湖赤卫队》《西京故事》成功首演,汉剧《程豫》参选全省重点剧本研讨。电影《李长庆》《日头日头照着我》开机拍摄。完善奖励激励机制,设立商洛文艺奖,筹集奖金41万元,评选获奖作品19件。强化文化惠民,市县区“三馆一站”实现全年免费开放,累计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29个。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15372场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扎实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组建文艺小分队38个,累计开展活动1300多场次。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活动,落实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二是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激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完成市县区执法人员清查。开展新闻单位人事管理机制改革试点,完成商洛广播电视台聘用人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加快县域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建成县级文化馆镇(办)分馆21个、村(社区)分馆15个,建成县级图书馆镇(办)分馆28个、村(社区)分馆22个。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出台《关于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规范董事会制度,强化监事会监督,防范重大风险。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党组织对董事会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前置监管。规范薪酬管理,修订完善国有文化企业薪酬管理办法,制定差异化考核标准,规范考核评价程序,推动实现“双效统一”。三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实施亿元产业项目培育计划,培植规模、扩大增量,提升文化产业层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制定“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交通”等12个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狠抓项目建设,实施省级重点项目5个、市级重点项目15个,其中丰阳印象、商州江山景区三期工程等5个项目基本建成。省级重点项目商於古道完成投资11.2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额75%。2019年,申报全省文产资金扶持项目5个,棣花文创小镇、洛南音乐小镇等4家园区(基地)申报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扩大招商引资,参加深圳文博会、上海进博会,开展文化产业主题招商2次,签约项目37个,履约项目27个,到位资金28.1亿元,其中棣花古镇作家村高端民宿提升改造等2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机关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坚持把机关党建纳入全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体部署,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一是加强“双化”建设。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实施“点亮拨亮”工程,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单位性质,实施分类指导,开展督促检查。严格机关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国有文化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充分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全年创建达标示范点单位2个,达标单位3个;部机关支部积极争创模范机关,示范带动作用突出。二是推进主题教育。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对照检查,先后召开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检视问题找差距,对标整改抓落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生龙现场督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滞后问题,7县区融媒体中心2019年11月全面建成运行。排查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现已整顿到位。三是深化党建活动。扎实开展“三重三亮”“四共”等主题活动,遍访包扶村贫困群众17户。协调组织有关企业单位赴商州、洛南、商南等地进行志愿服务、爱心助学,累计捐赠物资价值17万元。深化“三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农村办实事、进社区志愿服务500多人次,承诺践诺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三、始终保持公仆本色,树立清正廉洁良好形象

认真学习贯彻两个《准则》、两个《条例》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系列重要论述等内容,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法制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审慎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自觉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了按准则自律,用制度自律,把得住底线,经得起考验。在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秉公办事,自身能够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用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规范自己行为,兢兢业业、克已奉公,求真务实。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团结同志,服从大局,全力维护班子和部门形象。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公务活动中不搞标准宴请接待,不接受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不参与赌博,严格管好配偶和子女,不搞特殊化,不谋求不正当利益。在下基层指导工作时,严格要求自己,按规矩办事,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心存敬畏,时刻要保持头脑清醒,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牢记肩上的职责,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一年来,自己和分管的科室没有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准则》、《条例》等廉洁自律规定的现象。

对照全年工作,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平时忙于业务工作,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总体要求、职责定位、核心任务等重要论述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二是调查研究不够。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有待加强,工作创新、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深化党建理论学习,学深悟透、学以致用,切实增强“四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二要强化机关党建品牌创建,努力提升党建工作品牌含金量,形成一套指导性强、能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三要树牢红线意识,永葆清廉本色,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在建设“三个商洛”进程中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